English

巴风楚韵

1999-02-03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夏 斐 高晓明 我有话说

三年四获“五个一工程”奖

一座城市文化的发展程度,是那座城市文明程度最直接的反映,也是最能体现其内在品质的标志,宜昌人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确实令人瞩目。1994年以来,宜昌市连续三年推出民族舞蹈《土里巴人》、电视连续剧《家在三峡》、音乐电视《雀尕飞》、广播连续剧《三峡移民第一村》四件优秀作品,先后获得了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”奖,市委宣传部还多次获得了湖北省“五个一工程”组织奖。迄今为止,宜昌市是全国获“五个一工程”奖最多的中等城市。近五年来,宜昌市在省以上获奖的文艺、文学作品多达150多件,也位居湖北省同等城市之首。

文艺精品何以频频出自宜昌?市委副书记万九才对记者介绍说:“这与市委、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分不开。市长、书记在文化建设当中,亲自抓项目,亲自研究文化建设的重大选题和题材,在宜昌,文化建设是‘一把手的工程’,‘书记的工程’,‘市长的工程’。每年市委常委会、市长办公会至少要研究两次‘五个一工程’建设及繁荣文艺方面的问题。”分管这方面工作的万九才本人,被宜昌市的艺术家们称为“文五书记”。市有线电视台总编辑吴玲介绍说:他们在拍摄电视连续剧《家在三峡》时,资金遇到困难,万书记找来有关企业和单位的负责人开会,当场解决了大部分资金。为解决《雀尕飞》等作品的拍摄资金,万书记还亲自出面摆了一次“鸿门宴”,请包括三峡工程公司领导在内的企业家赴宴。

市领导的重视极大地鼓舞了基层领导和艺术家们,一花引来百花开。宜昌县是三峡大坝所在地,移民安置、支援工程建设任务繁重,资金紧缺。县委、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“五个一工程”。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长郭定菊克服重重困难,以宣传部名义从银行贷款12万元,和宜昌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录制,决心搞出广播剧精品。她亲自抓5集连续广播剧《三峡移民第一村》项目,抽出一名副部长具体负责,与宜昌人民广播电台的创作人员密切合作,一抓到底。宜昌有线电视台年年有新招,创作的歌曲《雀尕飞》、《推磨歌》分获全国、全省“五个一工程”奖。今年,又推出上下集儿童电视剧《三峡的孩子》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第二届全国电视短剧展播并获得好评。30多岁的总编辑吴玲抓创意、筹资金、请专家、改剧本,殚精竭虑。作为制片人,她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四上北京、六进三峡,如期完成了预定任务。市委组织部以模范公仆、原宜昌县县长陈华远同志的事迹为基础,创作、录制了上下集电视剧《移民县长》;秭归县委邀请老中青三位作家,创作出版了长篇纪实文学《三峡移民行——秭归大移民纪实》。

宜昌市的领导者们之所以这么重视文化建设,在于他们把文化建设纳入了整个城市文明创建之中。市委书记田震亚接受采访时说:“高楼街道是外在的,文化才是内在的,我们就是要抓教育,抓群众文化,同时还要抓精品文化,因为精品文化是群众文化的升华,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。”市长孙志刚说:“社会的发展进步,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缺一不可。文化建设在城市文明建设当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,是城市文明的最高体现。同时营造一个好的文化环境,也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条件。因此,对文化建设必须大力支持。这几年,我们抓‘五个一工程’,连获四项‘五个一工程’奖,体现了宜昌市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。‘五个一工程’带动了宜昌文艺的繁荣,带动了无数个一,取得很明显的成效。”

打三峡牌,念巴楚经

宜昌地处古代巴楚文化的发源地,是土家族聚居的地区,又是三峡工程的所在地。宜昌市抓文化建设时总结出一条经验:“念巴楚经,打三峡牌,抓宜昌特色”。

《土里巴人》以世代聚居在长江三峡地区土家族儿女的婚俗生活为题材,以凤妹和虎哥的爱情生活为主线,礼赞了生命,歌颂了爱情,其艺术表现手法极具三峡文化特色。《家在三峡》、《雀尕飞》以不同的手法,不同的表现形式,反映了三峡工程的移民题材。宜昌在精品生产中力求做到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,人优我特,努力使作品具有竞争性。吴玲在介绍获奖作品《雀尕飞》创作时说:“这是一个少儿歌曲,它是有深刻内涵的,从曲调来讲,采用在三峡地区流传非常广泛的童谣,通过一个小孙子三次回家看外婆,反映三峡地区的人民为修三峡工程作出的牺牲和奉献,憧憬三峡工程建成后家乡美好的未来,整个歌的基调是明快向上的,给大家一种非常乐观的情绪。”

唱地方戏,定“土政策”

毫无疑问,艺术精品的产生,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。反过来,又推动了文学艺术的普及和繁荣。这一文艺规律,在宜昌体现得很充分。宜昌市把这里红红火火的群众文化称为“唱地方戏”。

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巴楚文化发祥地之一,素有“歌乡长阳”之称。这个县16个乡镇,每年开展各具特色的乡镇文化节,开展巴山舞、山歌会、长阳南曲、赛马、赛诗表演。乐园乡每年在七月一日举行一届文化节,已坚持开展了22届。城区的文化工作从娃娃抓起,自70年代中期开始,坚持每年举行一届幼儿文艺汇演,已举办了23届,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少儿文艺工作先进集体。几年来,宜昌市不少作品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。少儿歌曲《推磨歌》获首届中国少儿音乐电视大赛金奖;歌曲《追太阳》获第十届中国广播新歌金奖;长阳南曲《昭君别乡》获全国少数民族曲艺比赛一等奖;歌曲《民以食为天》、《三峡梦圆圆》分获中国音乐电视银奖和中国广播新歌银奖;舞蹈《三峡浪漫曲》、《雀尕飞》获文化部群星奖银奖;舞蹈《擂》、《赶漂》、长阳南曲《咏梅》、器乐曲《洪湖叙事曲》分别获得文化部群星奖铜奖和优秀作品奖。宜昌县的农民版画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后,受到观众热烈欢迎,中央电视台、人民日报海外版进行了专门介绍。全市有19人获文化部文华单项奖,1人获文化部群星奖单项奖,1人获湖北省金凤青年文艺奖。宜昌县和长阳县分别被授予全国、全省文化先进县称号。

万九才深有体会地说:“抓文艺建设,要有点‘土政策’。”据介绍,宜昌市制订了旨在促进出精品、出人才的文化经济政策、文化设施建设政策、剧本评奖、剧团汇演政策和文艺奖励政策。设置了两年一届的三峡文艺明星奖和屈原文艺创作奖,奖励优秀的人才和作品。以市委、市政府的名义对排演《土》剧作出突出贡献的42人予以表彰,授予市歌舞剧团、宜昌有线电视台“创国优文艺精品”单位光荣称号,并予以重奖。对重点作品的艺术生产,发挥地方财政、单位、个体、外资等各方面积极性,给予财力、物力、人力上的大力支持。在艺术生产的产前、产中、产后组织得力班子抓好宣传评论工作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